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天地 >> 育人成果展示 >> 正文

学子天地

网站搜索

【抗疫战疫征文】《点点如萤火,亦能汇星河》


日期:2020-07-07  点击量:次   来源:

点点如萤火,亦能汇星河


“二月见喔!”

发出这条朋友圈的时候,我刚拖着行李箱来到火车站,对着“武汉站”三个大字,笑着轻声说:“那就提前祝你新年快乐啦,二月见。”

那时候的我,就像无数次平常期待假期那样,期待回家,期待见到父母朋友,期待悠闲的假期时光,也期待着假期结束后,再次回到武汉,回到学校,说一句“又见面啦”。但就是这样一份再简单不过的期待,却因为一场疫情而变得难以实现。

一、黑暗

今年春节前后的那段日子也许是很多人最灰暗的一段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让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夜之间犹如一座空城。全国不断上升的确诊病例,各省份陆续启动的一级响应更是让大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上网关注疫情的最新情况,屏幕里的世界第一次那么强烈的牵动着我的神经:多地口罩等物资告急,一线医务工作者被感染……这个世界好像被厚厚的乌云笼罩着,留给人们无尽的黑暗。

二、萤火

“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看着钟南山院士坚定的神情,我竟突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第一次来到武汉,来到华中师范大学时,刻在石头上的八字校训同样也刻进了我的心里:“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习总书记还曾在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明确和发展“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与使命:“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大学生,祖国一直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而现在灾难面前,我也想着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贡献。

疫情初期,我经常会给家人朋友转发一些关于防疫的小知识,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科普,让身边的人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不为国家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积极投身于本校自发援助武汉的学生队伍,进行一些筹款活动。

为了进行更有效的援鄂活动,1月29号,我向武汉市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提交了担任志愿者的申请,并于1月30号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名“线上”抗疫志愿者。

前期,我工作于生命阳光的需求对接组,并且负责湖北省仙桃市25家医院的需求对接,主要是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与仙桃市的各医院对接,收集、核实、汇总每天各家医院的物资需求信息;其次,联系捐赠机构及厂商,以沟通争取安排相应的物资;最后是与生命阳光的负责老师沟通,为医院进行具体物资的分配,并了解物资需求的更新和到货状态。

由于志愿工作,我有机会线上接触到仙桃市各医院的负责人,从他们话语里透露出的焦急,我能够很真切地感受到那段时间疫情有多么严重。我印象最深是为仙桃市的几家医院分配消毒液的那个下午,因为我的工作都是线上的,所以需要同时和仓库、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司机联系,为他们进行搭桥,直到医院顺利拿到物资。而其中的一家医院处于接纳病人多,但消毒液奇缺的状态,我还为医院争取到了更多的消毒液。医院拿到物资的那个晚上,一直在微信里给我们发送“感恩”的表情和文字,我也一直给他们回复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辛苦了!”那天可以说是疫情以来,我最满足的一天,不仅仅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把医院的物资需求从数目化为实物,更多的是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回馈给社会一份力所能及的善意。

随着志愿工作进度的开展,后来我开始负责所对接全部医院的信息汇总和物资分配,以及协调需求对接组其他志愿者的工作安排,并且先后参与了爱德基金会对12家医院关于呼吸机、呼吸机配置的定向捐赠,对2家医院关于防护面屏的捐赠,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关于纸尿裤的捐赠,对仙桃市2家医院关于次氯酸钠溶液的捐赠对接工作等,为疫情期间缓解医院物资需求尽一份微薄的贡献

“等到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林俊杰在《裂缝中的阳光》里这样唱。

“那就成为一束照亮黑夜的萤火吧。”我这样想。

三、星河

在参加抗疫志愿服务之前,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多么勇敢,多么善于和别人沟通的人,会在联络医院或厂商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会在没争取到物资时,自责到流泪;会在连续几晚熬夜制表后想要敷衍了事;会在被别人误解后,拿着手机赌气想“我不要再做志愿服务了”,但所有这些都没能让我真的放弃,真的敷衍了事,而是去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前行。因为我知道,尽管只是一束萤火,也要努力找到和大家汇聚的地方,才能发挥出作用。

疫情的来势汹汹固然让人心存焦虑,但让人感动的是,全国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积极携手“抗疫”,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无数医护工作者争相递交请战书,从消防员坚持驻守火神山医院,到抗疫公益歌曲的不断涌现,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加油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我很高兴,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束萤火,骄傲的对祖国说一声:“现在换我来保护你。”

作者:陈邓康

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20-07-07

中心介绍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电话:027-67865161

邮箱:zizhu@mail.ccnu.edu.cn

Copyright@2016.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