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天地 >> 育人成果展示 >> 正文

学子天地

网站搜索

【抗疫战疫征文】《 疫情小记》


日期:2020-07-07  点击量:次   来源:

 疫情小记


寒冬过,清明至,草长莺飞。

这个冬季于我而言本只是平平淡淡回家与亲人相聚的日子,却因疫情的到来让它成为刻骨的记忆。元旦前后,当时我正在读柴静的《看见》,把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反复读了好几遍,不禁感慨非典疫情的恐惧与病毒的残忍,却殊不知自己即将要经历一场规模更大,更严重的肺炎疫情。

紧接着便是确诊攀升,疫情地图红遍全国,眼见着太多可爱的生命自此逝去。我们都明白,攀升的数字不只是数字,它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生命,一个个母亲父亲,一个个妻子丈夫,一个个子女,一个个原本和谐美满的家庭。舒衡哲曾说过:“大屠杀意味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数字,而是一个人,加另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只有这样,大屠杀的意义才是可以理解的。”疫情也同样如此。家住湖北的我无疑是这场疫情中的幸运者,亲人与我皆安好,但我至今犹记那时得知自己的亲人与疑似病例接触过的不安与担心,过年时口罩稀缺的隐忧和紧张,我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在疫情中被围困在家的武汉人民,那些痛失至亲的人们,这个冬天于他们而言是至暗的,沉重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不管过了多少个冬天,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去想念那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逝去的可爱的生命:是年轻的吹哨人李文亮、推迟婚礼抗疫情的彭银华、社区英雄柳帆、奋战一线与死神抢人的白衣天使,人民的好警察,森林的守护者陈永亮...... 

疫情肆虐,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亦变得更深。我们自古便有着一种“言生不言死”“未知生,焉知死?”的文化积淀,但病毒的肆虐使我们从日常忙碌奔波的生活中按下了“暂停键”,开始直面死亡,更真实地感受到“活着”这种习以为常的生命状态,我们都知道生命的脆弱与渺小,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刻骨去理解生命无常的真义?柴静在《看见》中描述到:从医院出来,走在路上,对破烂房子都多看两眼。”于我而言,这次疫情让我开始重拾曾因所谓的“太忙没时间”而放弃的日记,让我开始想要珍惜与父母相伴的岁月,让我在面对生活上的不如意时开始以更高的视野去审视它,而非抱怨与沮丧.....在我的理解中,我们没有办法预知自己生命终结的时间节点,能做的只有好好去经营自己的每一天,去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感受“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就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病毒无情,可是担当和责任依旧驱使着无数人奔走前线,默默努力、温暖坚守的普通人让冬天远去,春天归来。4410点,我看着全国集体默哀的直播,鸣笛声响起,脑海中不住地回忆起这几个月中我关于疫情的记忆:钟南山院士连夜赶往武汉在车上睡着,面对镜头几近哽咽;医护工作人员物资匮乏时用文件夹自制防护镜,仍旧奋力抢救;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却在医院夜以继日拯救病人;成都小哥地铁免费送给路人口罩;那个戴着口罩在方舱医院安静阅读的“读书哥”;浑身挂满药袋却眼神坚毅的社区志愿者;无数90后,00后志愿者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新一代的顽强与成长,还有来自日本物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美好祝愿.....这个寒冷的冬天从不缺乏震撼人心的希望的力量,赤子丹心昭日月,英雄肝胆映山河,每个平凡而默默努力的中国人都是这个冬天的英雄。

温暖与感动之余,我们仍有很多需要理性思考的事情。现今的时代信息纷繁众多,疫情期间尤盛,犹记以李文亮医生为代表的“吹哨人”被指为“造谣”,批驳的人中亦不乏诸多不了解情况的群众,后又急忙倒戈;“板蓝根”“双黄连”可以抑制病毒的消息一经传出便使得药物线上线下销售全空,抖音等媒体平台上关于疫情的谣言更是数不胜数......疫情的残忍让我们开始陷于恐慌与焦虑,罗素说:“人是轻信的动物”,做出这些举动实属正常;但事情发生后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掉它,而应以更理性的冷静的状态去重新甄别、审视我们所接收的混杂的信息,分析整个信息的产生、传导过程,当我们接收到四面八方传来的不同信息时,不要着急站队,不要着急批驳或赞同。“你所听到的只是一个观点,不一定是事实”,我一向亦是爱轻信的人,只盼今后能多一份平和,警惕与思考。这几个月来,我们在经疫情,也在观众生,看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还有太多:政府的管理与应急备案、人性的善与恶、慈善物资的管理与调配......疫情结束,也要有后续的价值与意义。

回到4410点,随着百姓复工镜头的推进,主持人说道:“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春已来,回华师的日子也近了,我渴望慢慢走过桂中路,美景尽收眼底......


作者:邹桢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020-07-07

中心介绍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电话:027-67865161

邮箱:zizhu@mail.ccnu.edu.cn

Copyright@2016.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