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天地 >> 育人成果展示 >> 正文

学子天地

网站搜索

【抗疫战疫征文】《别哭,我最爱的人》


日期:2020-07-06  点击量:次   来源:

别哭,我最爱的人


今晨,天安门广场下半旗致哀,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离逝的同胞深感致敬与哀悼。这场无硝烟的战争里,我身处武汉,却因为愚钝,仿佛到了胜利的末尾才听到号角。我开始反思疫情期间自己的麻木,开始更真切的了解到这场战役的实际情况。

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中国的天空瞬间陷入灰暗,发狂的死神将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捏进了喘息的漩涡。人们躲进房屋,锁紧门栓,远离窗外的一切,在最热闹的初春共同承受未知的恐慌。

早晨十点整,武汉响起长鸣,我望着窗外的天空,阳光温柔而不刺眼,我却忍不住泪目。回想某些个夜晚,武汉人隔着窗户在楼厦之间齐声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亲和的国歌缓缓流淌在空寂的夜里,呼唤着昏迷的生命。在当下,在这胜利的肩峰,我愿歌颂三点:

1.中国共产党无畏牺牲的豪迈和绝对的组织能力。

2.中国人民从未淡却的家国情怀,把“大爱”置顶的勇敢。

3.祖国对世界的博爱,对生命的一视同仁。

疫情在武汉的一月中旬爆发,眼看着中伤的病人越来越多,资源在惊恐的氛围中越发紧缺。而就在这样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勇敢献身,医护人员不够,就组织调拨;病床不足,就竭力在十天里建起火神山医院。党员也是人,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也是儿女的依靠,是家里的唯一,是一群人心中的最爱,可当国难当头,同样珍惜生命的他们便变得无畏牺牲起来。当我看到一位医护人员在连续救助25名病人后突然倒下,被人搀扶起后的第一句话却是:“我还可以再坚持一会,还有很多病人在等我。”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父亲,我父亲也是一名党员,他并没有做什么伟大的事,但他也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在自己的岗位连续上两个多月的夜班,持续着与生活规律相反的作息。长期的熬夜也让他觉得身体疲惫,牙根松动,即便我和母亲极力劝阻他与上级请求休假,父亲也只是不做言语的再一次回到岗位坚守自己的职责。回想到这里,我恍然觉得平日里憨厚寡言的平凡父亲,也是一个值得敬仰的英雄。

疫情里的中国人像一把“矛”,如果中国共产党是冲在前锋的“刃”,那么广大的中国人民就是那根使力的“长柄”。中国的“矛”之所以能有震惊世界的锋利和敏锐,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长柄”的结实和缜密。就如那十日内建起的能够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在紧急命令的发出后,五万平方米的空地上7500人听从指挥,需要至少260多名国家电网员工不眠不休24小时连续工作,完成八千米电力电缆的铺设,需要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信科、中国铁塔等前后方企业的紧密配合,在36小时内完成5G信号的全面覆盖……而这一切的建成,其实只是一个个朴实善良的劳动者,一位位拥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民,通过前赴后继的竭诚努力所换来的成果。与此同时,我也为我所看见的人间情谊所动容,许多匿名捐助者拿出多年来的积蓄或者存储的资源支持祖国的工作;也有小朋友擦干眼泪,坦然将他的“妈妈”或者“爸爸”借给我们,去抗疫的前线献出力量;还有无数小区管理人员和牢牢遵守国家军状令“绝不出门”的我们。我们都在为祖国的工作献出力所能及的力量,我们都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相信祖国也因为有我们这样的人民而骄傲!

当下,疫情在中国的控制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但新冠肺炎的传播仍在世界继续。中国不计前嫌,对向他求助的国家鼎力相助,对曾经伸出援手的国家成倍回报。我时常想或许人民就是国家的缩写,人民的品质与祖国在世界的气质是相互勾连的。救治一位新冠状病人所需要花费的数目大概在20万到40万,而到现在已经确诊的8万名中国同胞都受到了政府特殊报销政策的关怀,中国对他的每个人民都能做到如此重视,而这与他国官僚政府的自私自利相比,我相信中国政府机构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以民为本”。当塞尔维亚的总统与每个由中国派送来支援的医护人员碰肘表问候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中国“与人友爱,互帮互助”的品格,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无声的实行。这是最灾难的日子,也是最壮烈的历史,而我却在祖国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里学到了博爱、无私、宽容还有感恩!

《别哭,我最爱的人》这是一首“水木年华”曾唱过的歌曲。翻阅那些在疫情中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名单,那些照片上的微笑仿佛黯然失色,从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到刚站到医护岗位不久的小青年,他们的离开如此安静,不曾留下任何言语。而我相信这首歌的歌词已将他们内心的话表达的十分清楚: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掉落,你的泪也换不回的枯萎。别哭,我最爱的人,可知我将不会再醒,在最美的夜空中眨眼,我的眸是最闪亮的星光……

在这里我向所有在疫情中逝去的中国同胞哀悼,向所有为疫情而牺牲的烈士致敬!谢谢你们!


作者:余怡君

学院:美术学院

                                             



2020-07-06

中心介绍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邮编:430079

电话:027-67865161

邮箱:zizhu@mail.ccnu.edu.cn

Copyright@2016.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